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凡辰博客

 
 
 
 
 

日志

 
 
关于我

我专注于博客,用博客记录生活,分享生活中快乐和幸福的点滴,认识更多的好友。

【转载】读《教育在十字路口》有感  

2016-02-14 11:15:5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1943年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用他的如椽之笔,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正如在著作《教育在十字路口》的封面上所写“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之时,其才能真正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这段话对我的启示尤其深刻。阅读着他的真知灼见,既佩服又羡慕,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就在于耕耘,哪怕孤独地艰难行走,也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也在于探索,哪怕山重水复疑无路,也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更在于创造,哪怕不走寻常路,也相信风景就在不远处。

十字路口就像人生的不同际遇,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选择的自由,然而也总给人带去徘徊和选择。而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前我们能做什么样的选择?又有怎样的选择才能在现实和内心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让一切都成为无悔的抉择?马里坦告诉我,“人性的最高完善在于爱,教育要不断传递爱,培养年轻一代准备参与社会生活,更要帮助儿童成为道德上完美的人”。

由于教育资源重整,2006年我从师范调入中专教书。当时我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优秀的学生,不再是孜孜以求的眼神,而是一群无知的顽童,也是中考的失利者。我常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要求他们这样,要求他们那样,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审视自己,反思过去,我才真正发现自己总认为他们不行,并没有准确揣摩学生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也许不是每个中专生都会成为“好钢”,但说不准他们也能成为一块“好铁”。

班里的一位贫困学生,家里父亲因车祸而导致残疾,只能依靠开三轮车勉强生活,母亲是厂里的下岗工人,只能在家靠手工活补贴家用。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却经常因厌学而逃学。他的父亲几次走进学校,声泪俱下恳请他好好用功读书,我几次苦口婆心教育他应懂得感恩、体惜父母,但均告失败。他的父亲在无奈中,对老师说对不住我们,他的孩子惹了很多麻烦,要求他退学打工。但我劝他的父亲还是给他个机会吧,让他把这学期的书念完再说。而他依然故我,完全没有任何悔悟的表现。在一次语文课上,他滔滔不绝的讲话,我几次使眼色给他,他那无动于衷的样子终于让我忍不住愤怒,质问他:“为什么要在课上讲话?”他谈谈说了声:“我没讲话。神经病!”同学们都呆了,我也懵了。他是我从教9年来第一个当面骂我的学生。如果是以前,我一定愤怒地把他拉到办公室进行训斥,可是此时我没有,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如果把一个真心希望你能用心读书的老师说成‘神经病’的时候,是不是心里会舒服点呢?”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为自己辩驳,而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把头埋得很低。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避开其他所有的老师,拿出纸和笔,让他写一份说明书,分析刚才说那句话的原因。当他把那份说明书交上来时,自己不禁一笑,原来他因昨晚与父亲吵架,心里非常不痛快,语文课上正好讲到要对父母感恩,心里觉得很烦,老师怪他讲话时才会随口而出那三个字。话一出口,他自己也立刻后悔了。

  评论这张
 
阅读(14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